中国移动:公司计算类芯片和 NB 芯片已完成研发和制造,具备量产条件

近日,中国移动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,公司在芯片领域已经孕育多年,约从三年前开始重点布局计算类、通信类、安全类三类芯片,重点打造基于 RISC-V 的芯片架构体系。经过 2-3 年的攻关和研发,计算类芯片和 NB 芯片已完成研发和制造,具备量产条件,并开展小规模应用部署,LTECat.1 芯片目前还在研制中。

中国移动:公司计算类芯片和 NB 芯片已完成研发和制造,具备量产条件

芯片是支撑 IT 系统运作的“发动机”,对计算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,拥有高度自主研发的国产 CPU 是我国 IT 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。但当前高端芯片产业是国内被“卡脖子”严重的领域之一,为做好未来极限情况下的技术储备,浙江移动于今年 6 月份联合龙芯中科、统信软件等合作伙伴启动引入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架构 Loong Arch 芯片服务器的应用验证工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5G 通信基带芯片专家创芯慧联获中国移动战略投资,针对此次获得投资,创芯慧联消息显示,这是继 2020 年 11 月“中国移动-创芯慧联物联网芯片联合实验室”成立之后,创芯慧联和中国移动资本层次深度合作的又一个重大事件。未来,创芯慧联将与中国移动一起在 5G 产业推进、核心技术攻关、芯片产品创新、物联网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,共同推动算力网络的发展。

算力网络方面,中国移动表示,这是公司新基建三项工作之一,将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能力,包括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安全等新技术要素融合在一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。公司将分三个阶段开展相关工作,第一阶段是从今年到明年,基本工作聚焦于现有云、网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层面的融合;第二阶段公司会在现有的网络上进行算网大脑的编排,为后续 TaaS 服务提供核心控制;第三阶段会实现整个算网的一体共生,这个阶段会给客户提供 TaaS 服务,也就是任务式的服务模式。

对于未来 SIM 卡实现功能,中国移动表示,公司在 5G 时代一直非常重视对 SIM 卡业务的创新,在压缩 SIM 卡体积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 SIM 卡的功能。对于 SIM 卡,公司目前主要从四个方面在创新和尝试,一是适应现在终端多元化的需要,不断推出一卡多终端的业务,比如在 PAD、手机等等多个终端上使用的时候,可以使用同一个手机号进行合并付费等;二是移动认证,通过基于 SIM 卡的移动认证,实现 App 的登录免输入密码等功能,能够快捷安全地实现对个人客户的认证;三是区域一体化功能,如在长三角地区,SIM 卡可用于乘坐公交和地铁;四是探索数字身份、数字货币应用创新,深耕安全认证领域,推出 SIM 盾、安全网关产品。
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