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猎罪图鉴》:单元探案剧如何「画像」?
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壹娱观察(ID:yiyuguancha),作者:王心怡,授权海外服务器转载发布。

被割开的自画像上两只截然不同的眼睛,预示着沈翊(檀健次 饰)接下来的命运还是被隐藏的真实的自己,《猎罪图鉴》以一种未完待续的观感落幕。

同样未完待续的,还有观众对于这部单元探案剧的热情。

周三会员收官日,《猎罪图鉴》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突破8926,收官后的第二天热度依然不减,维持在8800+。根据云合数据显示,会员收官日《猎罪图鉴》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高达34.9%,位列连续剧热播榜的第一位。

《猎罪图鉴》:单元探案剧如何「画像」?

图源:云合数据

同时,#猎罪图鉴真的有第二季#也登上微博热搜。

《猎罪图鉴》总编剧武瑶告诉壹娱观察(ID:yiyuguancha):“已播出内容并没有完全耗掉编剧团队为《猎罪图鉴》创作的内容,但会不会开发第二季要看制作方。同时,《猎罪图鉴》从启动到上线,周期大概三年多,即使是有储备的情况,下一季的创作周期和速度也没有那么快。但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准备,我们也随时准备着。”

武瑶进一步透露,团队从一开始就规划了以刑侦英雄、其它领域专家等“神人”为主角的“猎罪宇宙”, 他们的故事已经创作了一些,《猎罪图鉴》只是这个“宇宙”的第一部。

数据一路上扬、网友喊话“加更”、热搜话题不断,《猎罪图鉴》无疑称得上一部黑马剧集。

这与剧集的新鲜感有关。

第一,刻画对象的“新”。《猎罪图鉴》选择以画像师为主要刻画对象,这一职业在此前的国产剧中并没有被过多描绘,加上充满艺术感的内容、细节和氛围,一部风格完全不同的探案剧跃出屏幕。

第二,现实案例改编的“新”。看似离谱的案件之下,是对当今社会热点议题的映射和讨论,以现实案例为基础,却能巧妙在剧集里落地。

第三,单元探案的“新”。即使最近几年悬疑探案类剧集频出,也有不少高口碑、破圈之作,但以单元剧之姿杀出重围的仍在少数。

上述几点新意的实现与编剧团队密不可分。

《猎罪图鉴》是一个原创剧本,编剧团队来自纸堡编剧工作室。

画像师的真实日常,以及“骗婚杀人案”“千面绑架案”“金店抢劫案”“连环爆炸案”等原型案例来自于另一位总编剧贾东岩的现实采访;编剧张晗、张帆负责写分场的案子;编剧张敏会在分场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,并与刘伊菲、廖语嫣一同,把所有分场的信息点落实成剧本……两位总编剧贾东岩和武瑶全程参与。

剧集热播的同时,纸堡编剧工作室也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,其中“悬浮”、“悬疑性不强”、“案件深度不够”等质疑声也时常冒出。

关于这些质疑,以及《猎罪图鉴》作为一部单元探案剧一些打破常规的设置,壹娱观察(ID:yiyuguancha)与《猎罪图鉴》总编剧武瑶、编剧张晗展开进一步对话。

“飞”起来的风格之下,专业性如何落地?

一个正在作画的人,一幅幅在建筑物上而诞生的画作,一个“三岁画老”的要求,这是《猎罪图鉴》的开篇,对《马拉之死》隐藏的三个谎言的解读,是沈翊的第一次亮相。

随着画像师这一身份的登场,《猎罪图鉴》的不同风格就展现出来。

首先是故事与画的连接。

校园埋尸案中沈翊参考的《九相图》、家暴案与《朱迪斯砍下何乐弗尼之头》、大结局时沈翊与杜城(金世佳 饰)完成的《英雄的与崇高的人》等,还有剧中时刻充斥的美术元素,让《猎罪图鉴》与画像师这一职业链接更加紧密,也平添文艺与神秘的气息。

同时,加上构图、色调、画面等,以及沈翊本身的艺术感等,引得不少网友评价剧集“文艺”。

“我们一开始定的风格就是要唯美、文艺、伤感。当时跟视觉团队、美术导演沟通时就一直在强调一件事情——我们故事要像毕加索的油画一样,它的色彩要浓烈、鲜艳、明亮、明快一些。”张晗介绍道。

武瑶将这样的风格总结为“飞”——热烈的、视觉系的飞扬,但视觉风格的“飞”就意味着内容越要落地。

其一,是角色塑造,对其职业性、专业性的把控。

剧中的沈翊可以“三岁画老”、“看子画父”、看着整容后的脸能画出整容前的脸、能画出脸盲的人眼中别人的脸孔、能通过画头骨来判断“千面绑架案”中三个相关人是同一人……技能可谓满点,甚至容易引起“神化”质疑。

实际上,这些“技能”都是通过编剧采风、资料阅读和收集等准备工作而了解来的。

比如,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、现服务于市局的警队罗栋就是贾东岩在采风中遇到的画像师;在《猎罪图鉴》播出过程中曾参与直播连线的林宇辉警官曾在10年里画了7万张人像,专门研究模拟画像这一刑侦手段,为美方提供了“章莹颖失踪案”嫌疑犯的模拟画像……“神人”与“神技”是真实存在的。

正是因为剧中角色职业、涉及领域等方面的垂直而精确,因此在专业性上也对编剧提出了更多要求。

武瑶介绍道,编剧团队为《猎罪图鉴》的创作准备了大量案头工作,近文字量就不下一两百万字。

除了采风、采访画像师外,编剧团队还通过图书馆、网上期刊等大量研读相关文献、书目,观看相关纪录片、节目等,搜集有关案件、角色身份的各种资料,自学大量有关画像的相关知识。

绘画方面,也有如艺术学博士的张晗,再加上团队里另一个出身美术世家的编剧,来贡献专业的内容。

现场的细节也没有被忽视。创作团队专门邀请了一线的刑警在现场把控,大量精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保证专业性。

这些专业性又被包裹在每个案子里。这也是《猎罪图鉴》另一个“落地”之处:案子都“有迹可循”,且契合当下议题。

通过案件设置,《猎罪图鉴》展现并讨论了大量社会热点——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问题、校园暴力、教育公平、家暴、独孤老人等等。要知道,《猎罪图鉴》是2018年底启动的项目,其中不少案子在2018年就已经被确定下来,到上线已经过去了三年多时间。

“编剧还是要有一点前瞻性的,这个前瞻性是说,我们影视行业天然具有一个时间差。《猎罪图鉴》2018年开始,2022年播出,我们这个作品在行业里算比较顺利,没有走过什么明显弯路,制片公司柠萌影业也非常给力。”武瑶继续表示,一些案例,比如AI换脸诈骗案,这是2018年定下的案子,现在看来照样紧扣时事。

能够持久性反映尖锐社会问题,能够让人产生极强的同理心,又能够符合整个故事气质,满足这“三个能够”的案件、议题和故事,是《猎罪图鉴》选择的标准。

“AI诈骗案,是我们基于现在的AI技术,对未来AI被应用在犯罪领域可能会产生的形式的一种预判。在我们参考的一本关于未来犯罪的书里曾经提到过,犯罪的迭代速度远超乎人们的预期。那在这个故事里所做的就是,要追赶犯罪的脚步。希望在犯罪发生之前,或者是说在刚开始产生苗头的时候,把犯罪的形式展现出来,给观众一些警醒。”张晗补充道。

另外,有趣又有所不同的一点是,《猎罪图鉴》将笔墨更多的放在女性身上。

《猎罪图鉴》:单元探案剧如何「画像」?

《猎罪图鉴》部分女性角色

比例概率颇高的女性凶手、几乎每个案子都有的女性受害者,甚至上面提到的整部剧的风格,抑或是播出期间引得不少人嗑的CP,都把焦点或多或少对准了女性议题和女性观众。

同时,该剧里的女警察们摆脱了国产刑侦探案剧中常见的傻白甜、能力不足的刻板形象;女性受害者不再仅仅是脆弱的形象,她们同时展露出坚强的一面;女凶手们不是无比锋利、全然的恶,编剧张晗将她们形容成“美丽、野性、狡猾、深情,类似于希腊神话里美狄亚般的女人”。

“我们这个戏从一开始的定位,就是要服务好女性观众,要让女性感到舒适。无论是艺术气质,还是更关注女性议题、女性形象的塑造,以及没有‘爹味’等等,调性上就是对女性更友好。”武瑶说道。

单元探案剧的成功密码如何破解?

随着江北人口贩卖团伙案的告破,《猎罪图鉴》迎来了大结局。

20集10个故事,一条主线案件勾连其中,其密度较高、节奏较快,背后则是《猎罪图鉴》的单元剧模式在起作用。

“开始创作的时候,就定的要做单元剧。虽然创作过程中,也收到过好多不支持单元剧的意见,幸好我们坚持住了。”武瑶对壹娱观察(ID:yiyuguancha)坦言道。

单元剧的顾虑不无道理,毕竟每件案件的水准维持、出场人物非走马观花式塑造、故事主次的分配等等因素,都阻碍着不少单元探案剧获得高口碑、高话题。

“第一,我们觉得从创作角度上来说,盘一个个小案子会让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变得更高。”张晗解释道:“第二,比起留下一个故事,我们更想留下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标签式的人物。”

《猎罪图鉴》在单元探案剧上的成功探索离不开两个方面。

在武瑶看来,“立人设”即是单元剧的核心,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。

“我们在今天谈人物的时候,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物,而是一个人设,也就是这个人物的设定。基于这种人物特质,可以延展出来一个故事世界。也就是说,只要这个人设立住了,整个故事创作会成为一个素材库。”

《猎罪图鉴》的标签式、天才型人物、“人设”就是沈翊。

除了上述提到的拥有各种“神技”,关于这个“人设”的各方面,都进行了精细塑造。

“我们不仅关注画像师的工作事迹,更在意的是画像师本人的生活状态,以及独特的思考方式。”张晗介绍道,比如沈翊画像室里的那张《被面具包围的自画像》,是编剧们按照采风时一个画像师的办公室风格来设计的——充满各式各样的素描,黑与白为主色调的、专业的环境的角落里,却放着一副色彩浓烈的《向日葵》。“我认为这是一个画像师突出的特点,就是他对色彩的感知力。在这样的环境里放着这样一张《向日葵》,它是具有情绪力量的,这个人物也就一下就鲜活起来。”之所以选择《被面具包围的自画像》,也有着编剧们的考量:“我们很想要体现沈翊这个人物,他就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脸包围的人。同时,这张画本身也体现出了画家那种孤傲的气质,非常符合沈翊的个性特点,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放,甚至进剧组的时候,我们是盯着美术团队一定要把这个画放进去的。”

20集结束,一个孤傲、温润又不失飒爽的沈翊形象立在了观众面前。

第二个方面,人物立住了,单元剧还要解决的是整个叙事问题,也就是如何讲好每一个案子、把控故事的节奏、将单个案子与主线勾连起来又不带着明显的匠气等等。

《猎罪图鉴》虽然安排了10个案件,单元剧的形式让每个案件的时长基本维持在两集以内,但细看每个案件的篇幅、笔墨也并不相同。

比如,校园埋尸案和千面绑架案中间用一集左右的篇幅,穿插了骗婚杀人案;15集在AI诈骗案和连环爆炸案之间,用了一集左右的时间,讲述了女模特萧珊照片被破坏的故事。

“小案子的选择,往往是与两位男主角之间关系递变相关的。大案子里两个人主破案,但是因为大案子本身的复杂度,两个人的关系很难往前推进一步,那么,小案子里,就可以一边讲这些轻量的案子,一边去做主线的关系推进。”张晗解释道:“比如萧珊的案子,主要是想讲一个体量小的,甚至带有些许诙谐感的一个案子。我们给这个案子总体定调为,杜城想用沈翊的方法去破解一个不复杂、甚至不需要出动警察的案子。而在这个案子里,我们再通过沈翊的视角去了解杜城的过去与家庭史。我们也考虑让几集之间的情绪有一个调剂,不是所有的案子都带有很复杂的情感。”

当然,每个案子之间都或多或少与主线有所勾连。

比如,整容案中,蒋歌最终为了自己的野心“囚禁”了女性,而双女杀夫案则是一个女性“解救”女性的故事,前后回旋呼应由此完成。勾连和隐喻还在细枝末节处,让沈翊和杜城疯狂寻找的M代表Manger,意为其在组织中是管理者角色;当主线最后的幕后Boss揭晓,剧集开篇杀手如何能准确定位到雷队的位置也就有了解释。

从播出的内容来看,《猎罪图鉴》虽然不是每一个案子都明确体现出与主线案件的关联,但主线的推进却一直存在并继续,单元剧由此成型。

《猎罪图鉴》多方数据一路走高,关于剧中画像师这一职业的探讨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讨论、案件细节的揭秘,以及呼唤下一季等声音,种种方面,都证明了市场和观众对于《猎罪图鉴》的认可,也进一步打开了单元剧的升维空间。

当社交媒体不断出现关于画像师的介绍和普及,诸如“《猎罪图鉴》让我知道学画画就业方向还有画像师”等高赞评论不断被热议,或许《猎罪图鉴》已经获得了成功。
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